随着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到来,多地医院出现重症就诊高峰。面对复杂的病情和药物选择,如何科学用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重症患者的用药原则、常见误区、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提供权威的用药指导。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避免错误用药带来的风险,还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重症用药的三大黄金原则

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必须遵循'精准、及时、安全'三大原则。首先要明确诊断,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其次要把握用药时机,如新冠重症患者应在发病5天内使用Paxlovid等抗病毒药物。最后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用,需警惕肝肾功能损害风险。临床数据显示,规范用药可使重症死亡率降低30%以上。
五大常见用药误区解析
误区一:自行加大剂量以求速效,实则增加肝肾负担;误区二:盲目联合用药,如同时服用多种解热镇痛药;误区三:忽视基础疾病用药,如高血压患者擅自停用降压药;误区四:过度依赖中药注射液;误区五:忽视营养支持治疗。药师提醒,这些做法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特殊人群用药指南
老年人应遵循'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原则;孕妇避免使用利巴韦林等致畸药物;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药物剂量。以阿兹夫定为例,肾功能中度损害者应减半剂量,重度损害者禁用。建议这些患者建立用药记录卡,详细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
重症监护室的常用药物清单
包括抗感染药物(如美罗培南)、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镇静镇痛药(右美托咪定)、糖皮质激素(甲强龙)等。需特别注意:①抗生素使用前必须留取病原学标本;②血管活性药物需通过中心静脉给药;③镇静药使用期间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这些药物均需在严密监护下使用。
家庭备药与应急处理
建议常备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补液盐、雾化吸入药物等。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持续高热超过3天、血氧饱和度低于93%、意识改变等。重要提示:家庭氧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盲目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
面对重症高峰,科学用药是守护生命的重要防线。记住'三要三不要':要遵医嘱、要完整疗程、要监测反应;不要自行加减药、不要迷信偏方、不要忽视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等权威指南,及时获取最新诊疗信息。在医疗资源紧张时期,合理用药既能减轻医院压力,更能为危重患者争取救治机会。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