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TVB播出的《大闹广昌隆》堪称港剧史上最成功的灵异题材作品,该剧以民国时期广州广昌隆粮油铺为背景,讲述人鬼纠缠的凄美爱情故事。剧中林家栋饰演的许大广与周海媚饰演的女鬼小芙蓉之间跨越阴阳的虐恋,配合毛骨悚然的氛围营造,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该剧最高收视达44点,创下当时TVB收视神话,其经典主题曲《抱紧眼前人》至今仍在传唱。
【前世今生】广昌隆真实原型与民间传说

历史上广州确实存在过广昌隆商号,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编剧陈宝华从粤语长片《大闹广昌隆》(1963)中获取灵感,结合广东地区盛行的‘鬼妻’传说进行再创作。剧中‘阴阳相隔’‘鬼魂附身油灯’等核心设定,均源自岭南民俗中‘人鬼契约’的禁忌信仰。值得注意的是,真实广昌隆商号后人曾公开表示店铺从未发生过灵异事件。
【恐怖美学】TVB黄金时代的惊悚教科书
该剧开创性地将西式惊悚片技法融入港式市井故事:①用绿色滤镜营造阴间氛围 ②女鬼小芙蓉的蓝白旗袍造型成为经典恐怖符号 ③油灯忽明忽暗的镜头语言被后来《阴阳路》系列借鉴。监制庄伟建透露,周海媚每次化‘鬼妆’需4小时,眼部特效用的是当时罕见的电脑特效,单集制作成本高达80万港币(1997年水准)。
【文化解码】乱世中的岭南民俗图鉴
剧中细致还原了1940年代广州风貌:①骑楼街景里的当铺、茶楼 ②‘喊惊’(招魂仪式)等广府习俗 ③‘喃呒佬’超度法事的真实流程。民俗学者指出,女鬼索命情节实则隐喻战乱时代女性悲惨命运,而‘油灯认主’的设定,暗合广东人‘灯火传家’的传统观念。剧中出现的七月十四盂兰节场景,更被香港非遗中心收录为民俗研究样本。
【现象级影响】从收视奇迹到文化符号
该剧引发的社会现象包括:①广州出现‘广昌隆主题鬼屋’旅游项目 ②周海媚角色同款旗袍在香港利时广场展出三个月 ③‘小芙蓉’成为香港都市传说热门IP。2018年TVB重播时仍创下深夜档收视纪录,内地视频平台上线后累计播放量破2亿。值得注意的是,剧中‘阴阳跨界’的叙事结构,直接影响了后来《金宵大厦》的创作。
《大闹广昌隆》成功将商业类型片与岭南人文精神结合,其价值远超普通灵异剧:一方面保存了濒临消失的广府民俗记忆,另一方面开创了港剧‘凄美恐怖’的新流派。建议观众以文化研究的视角重温该剧,注意观察剧中传统婚俗、商号规矩等细节,更能体会主创对旧时代的人文关怀。如今‘广昌隆’三字已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注脚,这盏穿越时空的油灯,照见的不仅是鬼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焦虑与情感投射。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