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北部与索马里交界处,存在着一个被称为'乌莫贾'(Umoja)的奇特村落——这里禁止所有男性居住,完全由女性建立并管理。这个成立于1990年的村落最初是为逃避性暴力和强迫婚姻的女性提供庇护所,如今已发展成拥有50多名妇女和200多个孩子的独特社区。乌莫贾村的出现不仅挑战了传统性别角色,更引发了关于女性自治、社会结构重塑的深刻思考。本文将带您探索这个没有男人的村子如何运作、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给现代社会的启示。

起源:一场针对性别暴力的反抗

乌莫贾村由15名遭受英国士兵性侵的桑布鲁族妇女于1990年创立。创始人Rebecca Lolosoli因公开谈论女性权利遭丈夫和村民殴打,康复后决心建立安全空间。最初被嘲笑为'疯女人的村子',如今已成为肯尼亚著名的女性权利象征。村落名字'Umoja'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团结',体现了核心精神。

独特的社会运作模式

村子实行严格的'禁止男性居住'政策,但允许白天来访。经济依靠手工珠饰制作、文化观光和捐赠,年收入约$8万美元。重大决策由全体女性民主投票决定,儿童教育由集体负责。有趣的是,村里出生的男孩在15岁前可以居住,之后必须离开——这条规定常引发伦理争议。

文化冲突与外界质疑

传统桑布鲁族长者称其'违背自然法则',肯尼亚议会曾多次试图取缔。村落常遭周边男性村民破坏,需雇佣武装保安。批评者指出:刻意排斥男性可能加剧性别对立;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对千年压迫的必要矫正。2015年BBC纪录片播出后引发全球关注与捐款潮。

全球类似社区比较

类似社区包括:印度喀拉拉邦的'寡妇村'、中国摩梭族的母系社会、瑞典的'女性主义城市'构想。不同的是,乌莫贾是唯一明确排斥男性的永久定居点。人类学家指出:这类社区往往出现在性别暴力严重的地区,是极端环境下的自救产物,不应被浪漫化为'女性乌托邦'。

给现代社会的启示

乌莫贾证明:1)脱离男性主导架构的社会可以正常运转 2)传统性别分工具有可塑性 3)安全需求可能超越对'完整家庭'的渴望。但其模式也提示:单性别社区难以完全自给自足,需要与外界保持经济联系;长期性别隔离可能影响下一代的社会化过程。

乌莫贾村的存在既是女性韧性的见证,也是性别问题的警示灯。它不应被简单视为'仇男社区'或'旅游奇观',而需理解其诞生的创伤背景。在#MeToo时代,这个没有男人的村子提醒我们:真正的性别平等不在于建立单性飞地,而是构建让所有人——不论性别——都能免于恐惧的社会结构。或许某天,当外界不再需要这样的'避难所',乌莫贾才能真正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