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段名为《老八秘制小汉堡》的短视频席卷全网,主播‘岛市老八’在厕所生吃奥利给(排泄物)的画面引发巨大争议。该视频以极端审丑内容迅速突破圈层,播放量超千万,既创造了‘奥利给’的另类文化符号,也折射出短视频时代的猎奇心理。本文将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传播逻辑、社会心理影响及对内容生态的警示。
一、事件溯源:从东北主播到全网梗王

主播‘岛市老八’本名不详,原为快手平台娱乐主播。2020年3月,其发布的《秘制小汉堡》系列中,出现将奥利给夹入汉堡生吃的镜头,配合‘一日三餐没烦恼,就吃老八秘制小汉堡’的魔性口号,视频经二次创作后在B站、抖音爆发式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奥利给’一词原为正能量口号(‘给力噢’倒读),经此事件后被彻底污名化。
二、传播学解读:审丑经济的病毒式扩散
该视频符合‘猎奇性+反差感+可模仿性’的传播三要素:1)突破常识的极端行为引发震惊效应;2)土味画面与夸张台词形成黑色幽默;3)‘奥利给’成为易传播的符号载体。平台算法助推下,相关二创视频获得超15亿播放量,衍生出鬼畜、表情包等多种亚文化产品。
三、社会争议:娱乐至死还是压力宣泄?
支持者认为这是‘解构严肃的狂欢’,反映了Z世代对抗主流审美的叛逆;反对者则批评其‘践踏人性底线’。心理学家指出,此类内容通过制造‘安全范围内的恶心感’释放压力,但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青少年价值观扭曲。2021年起,多平台已下架原视频并限制相关话题。
四、行业反思:短视频内容的边界何在
该事件暴露出三大问题:1)平台审核对‘软性低俗’识别滞后;2)‘黑红也是红’的畸形创作导向;3)观众审丑疲劳后的阈值不断提高。目前《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已明确规定禁止展示排泄物等‘刻意恶心’内容,但如何平衡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仍是长期课题。
老八现象是互联网亚文化的极端样本,其爆发与消亡都极具时代特征。它既揭示了用户对‘打破常规’内容的原始需求,也警示过度娱乐化的危害。建议观众理性辨别网络内容,平台应完善分级制度,而创作者需意识到:流量不等于价值,底线思维才是长久之道。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